第155章 buyer的局限性(3/4)
金曼曼感觉自己心底的话被说出来了,“对,对对,就是这种感觉,我希望我的工作是对我的情绪有反馈的,而且我也不想专做行政业务,去制定什么KPI,什么考勤……我觉得那反而是舍本逐末了。
工作室的优势其实就是船小好调头,人越来越多,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,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矩,公司会很混乱,但如果规矩非常的周到那办事效率绝对会降低,我感觉客户体验也未必会好,归根到底,奢侈消费提供的本来就不是标准化的服务,他们追求的恰恰是一种很私人化的感受,享受的就是定制的特权感。如果客户的体验业务员无法做主,还要往上请示的话,我觉得他们的感觉也不会太好的,既然都要等,那为什么不去找更大众的标准化服务,等待时间或许稍微长一点点,但价格能便宜百倍之多。”
“标准化往往也的确就是廉价化的开端。我个人认为,Buyer工作室的最佳结构就是扁平化管理,如律师事务所这样的合伙人制度,一个合伙人对接若干助理,这是所能达到最复杂的结构了。一般来说,管理层多一层,决策就要指数级的延缓,你们工作室现在基本上任何问题三小时五小时内可以得到解决,但是如果你现在的雇员都成了管理层,下面各自带了小组呢?”
很显然,决策时间至少要延缓到一天,因为组长要汇总组员的反应的客户需求,有些比较特别的需求还得请示金曼曼,金曼曼收到消息时可能都是几小时过去了,她决策也需要时间。但几小时的等待,其实已经会让挑剔的客户不悦了,他们付这么多钱来到这里,对于体验感必定是非常挑剔的。
“如果再多一层呢?有经理、组长、职员呢?那你就要考虑吃回扣和越界服务的问题了,尤其是底部职员,收入最少,接触的全是有钱人,可以想见会有很多外围来找雇主,而这在长期来说会影响工作室的名声。”
这就像是天王嫂培训班,这一行并不违法,但很少有没这方面需求的人,会和培训班合作,一种有话题度的,特异的标签,一旦固定下来,就很难摆脱了。金曼曼若有所思地说,“看来,贸然扩大的话,还可能会翻车啊?”
“那也是要三层结构之后了,如果仅仅是纳入小单的话,还不至于,最多你多对接一些员工而已。”
他们开始吃甜点了,林阳又说,“不过,我还以为你不愿接纳小单,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的话语权被削弱呢——”
“哦,你说小单和俏俏——”
确实,三人合伙,两人是情侣,这种关系其实是很忌讳的,不过,金曼曼刚倒真没想到这里,她笑了下,“主要是你妹妹,你也知道——而且小单也不是那种人。”如果是别人,她早提防起来了,但这两个人还不至于。
“的确,现在不是。”林阳也承认林俏和单修谨不是宫斗能手,不过,他还是意味深长地加了一句话,“但如果是我,我不会这样考验人性。”
金曼曼也不由得沉默了下来,她似乎无法忘怀小单那细微的变化——金钱所能改变的东西,实在是太多了,金曼曼或许有信心自己不会变化,但她确实不该对他人报以过分的信任,这样不必要的期待,别人压根也就承受不起。
就像是林阳,他们知道林总的秘密已有一段时间了,他不也始终保持着沉默吗?
“我会和他说清楚的。”她下了决定。“应该不会伤害到他的感情——我是很懂得拒绝的。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