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章 热潮(5)(3/4)
“诉讼没有问题,但只要这些内容没有商用,诉讼就不太可能得到太多东西...无论是金钱赔偿,还是罪魁祸首的刑期。”顾问确认艾普莉的想法,将现实的情况摆在了艾普莉面前。
除非艾普莉打算发挥资本家的力量,不然在这件事里的惩罚是不可能太深的...至于说资本家的力量,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里,资本家可以做到的事就太多了。
但问题是,顾问显然也知道,艾普莉不可能只因为恼羞成怒就那样做。
“哦...没关系...就这样去做吧。”艾普莉看起来没什么精神,但除此之外,也没什么不对劲的,所以顾问也没有想太多,做完自己该做的就离开了。
诉讼团队启动了诉讼程序,但这注定是一个短时间门内看不到结果的事了。而对于大众来说,还是眼前的窥私狂欢更有意思!
在最开始比较‘粗糙’的窥私之后,还有人开始致力于挖掘更多。比如‘艾普莉·海多克’作为女导演伊丽莎白的缪斯,她在她过往作品中到底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呢?很快有人开始对照《女诗人》这部去年上映的文艺片,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!
包括《女诗人》这部电影中,女主角写的那些诗,也被确认原作者是艾普莉·海多克——这倒也不值得惊叹,自从大家都知道‘玛丽·伦敦’就是‘海多克·艾普莉’之后,艾普莉之前的诗集就又被翻出来了。
很多对诗歌不感兴趣的年轻人,就因为是《玫瑰战争》和《大玩家》的粉丝,支持了一把作者。让一本几年前出版的诗集在今年迎来了重印不说,还拿到了非小说类排行榜的榜首。
粉丝就是购买力,这话倒是一点儿不错。
真正值得惊叹的是,伊丽莎白很多镜头都在她的电脑中找到了‘原版’...《女诗人》中优美而富有感情的镜头语言,本质上都是伊丽莎白对过去自己的‘模仿’。她在拍‘艾普莉·海多克’的时候拥有的灵感与才华,是其他任何时候都不能相比的!所以其他时候的她,只能重复灵感爆发时的她。
某种程度上,也不知道该说她是有才华,还是缺乏才华了。
......
‘新剧本?女诗人?听起来有点儿悲伤’
‘什么?’
‘我是说,大众对女诗人的迷恋,总是会超过对其诗作的迷恋’
伊斯梅反复听这一段音频,准确的说是电话录音。伊丽莎白和艾普莉的一些电话录音也存在了电脑里,大概是伊丽莎白想要留下来,不会一不小心被删掉吧。谁也没想到,这个有一天会被公之于众。
‘大众对女诗人的迷恋,总是会超过对其诗作的迷恋’,以及另一段电话录音里出现的‘对于我们的女诗人来说,只因美貌而被人喜爱固然是可悲的,但没有美貌,因此不被人爱,也是另一种生活的悲剧’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