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章 热潮(5)(4/4)

当伊丽莎白开始动笔写《女诗人》的剧本,和艾普莉交流起来,电话录音就多了。显然伊丽莎白在有意识地捕获灵感,从艾普莉这边...艾普莉总是称《女诗人》里的女主角为我们的女诗人。

艾普莉这两段话几乎可以总结《女诗人》这部电影了,事实上,这两句话也有借剧中人物之口说出来过。

伊斯梅是听完了这些音频资料,再去看的《女诗人》...大概是先入为主吧,电话录音明明没有电影呈现的完美,后者有故事,有配乐,有角色,而前者甚至不太清晰,声音还因为电流而有些失真,但她就是更愿意反复听那些录音。

伊斯梅以前虽然也时不时会看一眼关于艾普莉的报导,但并不算热衷,更谈不上艾普莉的粉丝了。但是在上周某一天的下午,她播放了艾普莉的电话录音,一段一段,忽然就迷上了这个女孩儿。

很难说原因,只能说,很多时候她听着听着就想到了大都市的角落路灯下,想到了冬雪,想到了阴雨绵绵的日子——清晰而美丽的颜色,或燥热或冰冷的感知都那么复杂微妙...她像是在听一本故事书的开头,笃定这之下还有一个又一个故事。

还有那么多的内容可供挖掘,就像一个活着的大宝藏。

“你又在听那些电话录音了?”同事拍了拍伊斯梅的肩膀,打断了她在无边无垠的意象世界的遨游。

她摘下了耳机,摇摇头又点点头,过了一会儿才说:“我以为十几岁以后,我就不会再迷上一个明星了......”

“什么?”同事第一反应其实是没明白的。

“我是说‘艾普莉’,‘艾普莉·海多克’...她很特别...”

同事反应过来了,没有说什么‘在粉丝眼里,偶像都是特别的’,这样正确的废话。而是顺着伊斯梅的话赞同,事实上这也是她的真心话。

“当然...当然,她很有‘内容’不是吗?即使只是帕帕拉奇追着拍下的照片——她只要出现在镜头里,就能让人觉得这之下有一个故事。”:,,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