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 回京(1/2)

暴雨过后,空气里弥漫着凉爽的气息,丹陛前的宫人们悄悄松了口气,太后今日骂走十二人了,也不知谁是第十三个倒霉大人。

他们疑惑之际,秦子义蹁跹而来,众人再度屏住呼吸,屈膝行礼。

陛下病后,秦子义衣不解带般照顾,日日行走于大殿与寝殿之间。秦子义一袭官袍,腰肢如柳,行走间,衣袂摇曳,整个人秀丽英气。

太后眯眼看着步步走近的女孩,她也喜欢美人,难得笑了,“小秦大人也来了,何事?”

“禀太后,无甚大事,陛下令臣问一问些许小事。”秦子义不托大更不敢疏忽,太后最难缠。

太后周旋于朝臣之间,本是疲惫,乍见美人,心情好了些许,淡笑道:“你家二郎成亲了吗?”

“回太后,定了郑州周家的姑娘。但周家似乎不和,女儿不愿,母亲定下亲事。自古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女儿家做不得住。”秦子义声音清冷。

早前几日,郑州来信,说秦家骗婚,陛下令人去查。秦子义坦然承认亲事是与周夫人定下的,二郎身子不好一事都已说明,并无骗婚。相反,周夫人故意没有与女儿说,导致了骗婚的误会。

太后眯眼,秦子义相貌出众,殿内清光下白皙的肌肤里透出一层朦胧的红晕,带着女子雅致昳丽风韵。

太后慈爱地笑了,“小狐狸、不、小秦大人说的也在理,姑娘不愿就是周家的事情。你家出多少聘礼啊,人家给多少嫁妆?”

秦子义揖礼的双手微顿,很快揖礼,太后注意到细节,笑了笑,秦家欠下的债务多,如今只是空壳子,想要快速周转,自然是选一个家底殷实的富商。京城人士都知晓秦家儿郎的情况,岂敢送女儿入火坑,唯有从外地着手。

太后并非这个时代的人,骗婚的电视看多了,一眼就明白,难得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,旁人就无能为力了。

太后突然一问,有些不厚道,秦子义也懵了,我家出多少聘礼,干你什么事情?眼前的太后狡猾多谋,轻易就能窥测人心,她不敢疏忽,谨慎回道:“回太后娘娘,臣不知,家母办下的事情,臣并未过问。”

小姑子过问兄嫂的嫁妆聘礼不符合规矩。旁人觉得荒唐,太后并不觉得荒唐,好奇心人人都有,不过问一嘴的事情。

太后啧啧两声,说道:“等你二兄娶妻,我去饮杯酒,陛下要问什么事情?”

秦子义被太后问得心神不定,神经紧绷,一时间愣在当下。

太后轻笑:“听闻小秦大人忠心于陛下,忠心到床上去了,这份忠心也让人敬佩。不过呢,也不算大事,陛下喜爱美色也在情理中。”

“太后,臣并未行不矩之事,数日来行为臣之事,牢记本分。”秦子义蓦地慌了,她从未料到太后会直接说出来。

“慌什么,我都不介意,旁人更不在意,就你一人觉得是大事。”太后托腮凝着美人,满腹才华于一身,容貌更是让人羡慕。毕竟谁不喜欢美人呢。

太后说道:“我也喜欢美人,无事来我面前说说话。”

“臣、臣领旨。”秦子义不知所措,太后是什么意思?

太后问了几句陛下的事情,秦子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简单对答后,太后放她出殿了。

站在丹陛上,冷风一吹,秦子义恍惚其神,太后关心周家的亲事?这件事秦家并无过错,嫁娶乃是两厢情愿的事情,周家答应,秦家娶妻,是一桩美丽的事情。

太后过问这等小事是何意思?

秦子义第一回猜不透人心,亦或是太后老奸巨猾,借此敲打她?

太后权倾朝野,受万民敬仰,招惹她,不是一件聪明的事情。她立即传话回府,退亲。

陛下病了许久,昏昏沉沉。殿内太后把玩着侄女从郑州送来的书信,啧啧啧,人都不清醒,还看什么书信呢。

哀叹一声,她将书信收了起来,等明昭醒后再说。

****

鬼节这日,两个不安分的人再度准备去招鬼,这回不找道士,转而去找和尚。

两人如同回**岁的孩童,牵手出门,寻和尚,摆祭坛,唠唠叨叨一番,树上的绿灯随风摇曳,吓得一众婢女半夜不敢出门。

和尚招鬼,振振有词,顾夫人在一侧嗑瓜子,笑得几乎直不起声,见鬼了真是。

招鬼自然什么都没有找到,两人的行径被外间探去,七月底的时候,来了一个和尚。和尚吃着酒肉,满面油光,要求见驸马。

裴琛自然不会畏惧这等小民,亲自去见,备足酒肉,和尚酒足饭饱后说了一句:“既来之则安之。”

裴琛恍惚,在和尚转身的时候忙追了过去,“安之安之,如何安?”

和尚不语,大笑一声,推开裴琛便走了,裴琛去追,出了府门便不见人了,可见功夫极高。

既来之则安之。裴很反复咀嚼六个字,她可以安心,那个孩子该如何?

一辈子成个傻子吗?

裴琛不解,和尚走了,她也寻不到答案。

溧阳归来的时候,她告诉溧阳。溧阳大吃一惊,“你怎么不将人留下?”

寻常和尚不吃酒肉,吃了酒肉的和尚要么是不敬神灵,要么本事了得。今日的和尚必然属于后者。

“他出门就不见了。”裴琛无奈,她心里狐疑,明熙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呢。

溧阳叹息,亦是无奈,天下之大,也寻不见和尚了。她望着女孩,言道:“无妨,既然他这么说了,你便安心待着,不必想太多。”

她也笑了,深深的愁绪转瞬即逝,她怜爱地捏了捏裴琛的脸蛋,“我们可以在一起,许久许久,久到白发苍苍。”

“明熙呢?”裴琛难以释怀,眉眼拢着愁绪。

溧阳说道:“自有她的造化,我们非神仙,如何能知后世。保住自己,已然尽力了。”

一句话透着无奈,又说明她对明熙的淡漠。裴琛听出她的话意,殿下在意的并非是明熙这个人,而是裴熙的灵魂。

她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爱意,又觉得殿下太过冷漠。

和尚的话成了定心丸,溧阳晚上难得睡了个好觉。

转眼至中秋节,京城送了书信,秦家退婚。另外一则书信,陛下病重,至今未曾临朝,秦子义日夜照顾。

裴琛将书信烧了,亲自去捞了几尾鱼,送一半给白延,剩下的府里烧着吃。

夜晚,星辰璀璨,十五的月亮十六圆,今日的月亮躲进了云层里,让人十分可惜。

赏月不成,众人回屋说话,裴琛逗着顾夫人,几度挑衅,顾夫人都没有理睬。

等溧阳走后,裴琛借机说道:“阿娘,京城的铺子出了问题,管事们处理不好。您回京去看看?”

“处理不好就关了。”顾夫人意兴阑珊,眼下乌青。

裴琛哀叹一声:“您不回去的话,那我回去看看,等过了年再回来,您帮我照顾好殿下。”

顾夫人掀了掀眼皮,“你想做什么?”

“我听说陛下跟前多了一个美人,衣不解带地照顾陛下,您说她将您忘了,等于就将姨娘忘了,您不该回去兴师问罪吗?”裴琛无辜般眨了眨颜,眼中一片澄澈。

孩子诚实极了,顾夫人注意着她,“你给我下套吗?”

“哪儿呢。我是替姨娘叫屈,她死了,陛下搂着美人快活,您这个做姐姐的不该帮忙吗?”裴琛虔诚地握住顾夫人的手腕,故作撒娇:“我可是为了您好,您想想,我说的对不对?不为您自己,也该为姨娘,您躲在这里算什么?”

“闭嘴。”顾夫人烦不胜烦,点着裴琛的额头:“你怎么那么多话。”

裴琛又问:“我姨娘话多吗?”

顾夫人神色稍缓,顾上晗话多得要命,课堂上喋喋不休,常惹先生生气,下学后,回中宫的路上更是说个不停。

裴琛和她简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,话多,嘴怂,说上几句就败了,战斗力太差。

顾夫人‘歧视’小孩子,冷笑一声:“话多,又怂。”

“好,您回京城,我明日送您走。”裴琛拍案决定,既然无法忘记,就随心一回,就算陛下不成了,临终见一面也是好的。这么一想,裴琛又忙摒除不好的想法,陛下还会多活几年的。

顾夫人欲反驳,她说:“您不愿意也可,我劈晕您送上马车,多好,省事呢。”

顾夫人气得浑身发颤,站起身想打人,裴琛将自己的脸颊送了过去,扬起的手顿在半空中,“遇到无赖,我能有什么办法呢。”

裴琛低笑:“那就顺从无赖,回京吧,阿娘。您将明熙带回去,等殿下外放期满,我们便都回去了。”

顾夫人不言语,眼神闪烁,欲言又止。

倘若陛下崩,溧阳的局势最差,她为了孩子也该回去看看。

找到了借口,顾夫人整个人松懈下来,有些困倦,她眄视着不省心的孩子,“我明日就走,明熙留给你,我也不放心,我带走吧。”

明熙还不会坐,坐起来就会倒,学坐的时间长了些。顾夫人更不放心忙碌起来就忘了吃饭的溧阳,也不放心身子不好的裴琛,好歹有个大夫青莞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