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王阳明开悟(3/4)

历史证明,李世民所采用的策略是成功的。

慢慢地,这一片也就彻底归顺中央政权了。”

“确实有些手段,高明啊,很高明!不愧为一代明君!向前,那个旙盖云丛是什么意思?”

“那四个字是形容前来烧香拜佛、传经授道的人很多。你长期在国外,可能对这个了解不多,很正常。”

“谁说的!我是故意考考你的。”阚雪一点不服输地说道,不过,内心里对欧阳向前的博学强识多了几分景仰,只是内心里没说出来而已。

阚雪接着问道:“按照历史上所说的,唐朝很多人信奉的是道教而不是佛教,以道教为国教。如果要敕建的话,为何不选择道教呢?”

“唐朝是一个很包容的封建王朝,要不然,也不会有四方朝贺的盛景。大唐帝国时期,宗教派系林立,很多外来宗教,比如景教、拜火教等等,这与大唐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有关。当时,还有外国人在长安为官呢,这在一般的封建王朝是很难做到的。

还有,虽然当时唐朝皇族以道家老子后人自居,也把道教定为国教,由于奉行的是开放包容的政治经济政策,佛教自玄奘天竺取经之后,随着几代传播者的努力,佛教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土壤,迅速发展起来。再说,佛教对于封建统治没有冲突,还有利于教化民众,统治者也就顺势推广了。”

“看来这龙兴讲寺还是有点历史的啊!”

“那是当然。毕竟是唐朝的时候就有了,年纪大了,肯定是有故事的。”欧阳向前幽默地说道。

“那你年纪也不小了。故事也应该很多吧。”阚雪揶揄道。

两个人相视而笑。

“其实,现在做文化旅游,独有的自然景色是其一,历史古迹也是其一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球经济。但什么是眼球经济,靠什么来吸引眼球?很多人认为,就是打广告、作宣传。不可否认,这样能起到效果,但最核心的东西没抓住,就是讲故事。怎么把故事讲好,我认为是最核心的。”阚雪说道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